top of page

生成式 AI 正在改寫「被看見」的規則,品牌與公關該如何應戰?

  • 作家相片: The Hoffman Agency Taiwan
    The Hoffman Agency Taiwan
  • 10月3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文/霍夫曼公關總經理 Stephanie Yang


ree

你是不是也常有這樣的經驗?出國前不再 Google 行程,而是直接問 ChatGPT 哪裡好玩;想寫一份專案報告,先打開 Gemini;新聞資料則丟給 Perplexity 查脈絡與細節。


這樣的習慣改變,其實也正在挑戰傳統公關的做法。


以往公關會努力經營媒體關係、爭取版面曝光,或透過 SEO 影響搜尋排名,讓品牌更容易被找到。但在生成式 AI (Gen AI) 時代,這些努力不一定能直接轉化成 AI 的答案,因為 AI 並不會逐字引用新聞稿,而是依據「信任的來源」來組合出一個回應。


然而,這並不代表傳統公關價值消失。媒體關係與優質內容仍是基礎,只是公關從業人員必須額外理解:AI 會怎麼挑選、怎麼組合,品牌才不會在新的資訊入口中「缺席」。


搜尋正在被 AI 改寫

根據 Gartner 預測,到 2026 年,傳統搜尋引擎的流量將下降 25%,屆時將會有許多的消費者透過 AI 來做產品或服務的決策。


因此,對品牌來說,問題不再只是「我在 Google 上排第幾」,而是「當人們問 AI 的時候,我的品牌會不會出現?」或是「如果出現了,AI 會怎麼描述我?」

AI 回答背後的不透明機制

然而,生成式 AI 的答案看似完整,背後卻存在許多「不透明機制」,例如:


  • 來源偏向集中:AI 常固定引用少數媒體或網站。

  • 不同引擎差異大:ChatGPT、Gemini、Claude、Perplexity 給的答案可能完全不同。

  • 一致性不足:同一問題,因版本、時區、上下文不同,結果也會改變。


這些機制,都會直接影響品牌在 AI 世界裡的能見度與聲譽。


霍夫曼公關推出「GEDI」:AI 能見度雷達

也因此,為了幫助品牌理解自己在 AI 世界裡的樣貌,我們公司推出了 GEDI (Generative Engine Discovery Insights)。


ree

它的運作方式包括:

  • 跨平台測試:同時在多個生成式 AI 提問,觀察差異。

  • 跨時區與角度壓測:避免單一角度偏差。

  • 來源透明化:擷取 AI 最常引用的來源與域名。

  • 競品比較:分析品牌與競爭者的 AI 能見度落差。


舉例來說,我們會同時在多個生成式 AI 提出問題,例如:

  • 「戶外工作最適合的筆電是哪一款?」

  • 「台灣頂尖的資安公司有哪些?」

  • 「哪些電信商在亞洲的 5G 部署較為領先?」


這些問題會被重複測試,避免單一回應造成偏差,並逐步累積成一個有結構的數據集。接著,GEDI 會分析品牌被提及的頻率、描述方式,並擷取引用來源,找出 AI 引擎最常信任的網站或平台——從 Wikipedia、新聞媒體,到評論網站甚至品牌自有內容。


最終產出的是一張「AI 能見度雷達圖」(AI Visibility Radar),幫助品牌清楚知道:我在哪些答案裡?被怎麼形容?背後依賴哪些來源?


ree

AI 在公關顧問的新角色

生成式 AI 不只是工具,也正在改變公關顧問的工作方式:

  1. 輿情洞察加速器:快速掃描媒體、論壇、社群,找出趨勢與情緒。

  2. 敘事壓測工具:提前模擬 AI 怎麼回答,檢驗品牌是否會被提及。

  3. 來源優化顧問:理解 AI 信任哪些來源,並有策略地增加曝光。

  4. 快速回應助手:危機時,AI 可協助草擬初步回應與輿情評估。


這些角色,讓公關顧問不只是「傳聲筒」,而是更像「品牌與 AI 世界的翻譯者」。公信力媒體依然重要,但未來必須結合 AI 的能見度思維,品牌才不會在新的資訊入口中消失。


GEDI 並不是最終解方,而是我們邁向 AI 時代的一步。


它能呈現品牌現在在 ChatGPT、Gemini 等 AI 引擎中的樣貌,讓你及早掌握:

  • 哪些來源正在影響 AI 的答案?

  • 與競爭對手相比,你的能見度差在哪裡?

  • 哪些敘事與內容更容易被 AI 信任與引用?


在這場轉變中,重點不是冒險,而是提早定位、持續調整,確保品牌走在正確的軌道上,這也是我們相信 GEDI 以及霍夫曼公關能持續帶來的價值。


Contact Us

Thank you!

© 2022 by The Hoffman Agency Taiwan.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