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霍夫曼公關經理 George Tseng
「請問,你有搭過橋嗎?」若是以這個問題詢問全世界的上班族,我想不出意外九成以上的答案都會是「沒有」(也很有可能剩下一成的答案會是『蛤?』)。然而,在霍夫曼公關,卻有許多人曾有過一段獨特跨國「搭橋」經歷。
Building Bridges:「搭橋」?怎麼搭?
Building Bridges 是霍夫曼公關獨有的一項計畫,讓同仁們能有機會在海外的辦公室工作,抽出部分工作時間參與當地的客戶專案,同時體驗多元的職場文化。為什麼要這麼做?大概就是因為「我們一直忘了要搭一座橋,到對方心裡瞧一瞧」(請搭配莫文蔚『電台情歌』服用)—— 儘管是在雲端共同協作如此發達的疫後職場,實際地與不同文化背景、市場環境的同事共事所能帶來的價值,仍然是千百封 Email、千百次視訊會議都難以取代的。
霍夫曼公關正是希望能透過安排同仁跨國工作所帶來的業務合作與文化交流,除提升同仁的知識技能外,也能創造霍夫曼公關的全球商務機會,打造更好的工作環境。
換句話說,不難看出「文化」是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字之一(解析:於上方出現三次,為此段文眼),而我有幸在 2024 年夏天造訪了兩個同樣處於多元文化背景中,又各具特色的辦公室 —— 吉隆坡與新加坡,與負責不同業務的兩地同仁共事,也在這一段向南「避暑」的時間裡積累了許多珍貴的經驗。
感受最「年輕」馬來西亞團隊的活力
霍夫曼公關全球多達 21 個據點中,吉隆坡可以算得上是最「年輕」的一個。吉隆坡辦公室在 2023 年成立,至今仍不到兩年,身處這間位於共享空間的辦公室裡,也不難感受到這一個年輕的團隊所展現出的活力與幹勁。
在我造訪當地的期間,霍夫曼公關的馬來西亞團隊成員不到十人,是相當小而美的團隊組成。這樣的團隊規模,對於不是個歸人只是過客的我來說,當然是再恰好不過了,僅僅花了約一天的時間便記住了所有同事的名字。
然而與同事熟識後,來自馬來西亞同事的挑戰也隨之而來,那就是——「吃辣」。
幾乎是在我踏進辦公室、介紹完自己的第一刻,便被同事友善地詢問「你能吃辣嗎?」、「你能接受多辣的食物?」、「你吃過最辣的東西是什麼?」身為台灣人的好勝心當然讓我勇敢地接受挑戰,沒想到一開始的炒粿條、Nasi Lemak 旁的辣椒醬都只能算是小兒科,直到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吃完了同事帶路、要在午休時間坐六站單軌列車到小印度區才能吃到的正宗 biryani 後,終於獲得了在地人「能吃辣」的認證。
當然,在吉隆坡的期間,絕對不是只有吃香喝辣這麼簡單。我也有幸參與了馬來西亞團隊其中一個跨國知名客戶的專案,協助了其線下大型活動的專案規劃的其中一小小小小部分,在與同事們的線上、線下會議中,感受到了這個年輕的團隊各有特色、值得借鏡的溝通與工作風格。與此同時,我也與當地同事交流了工作經驗,分享在台灣處理跨國客戶事務的觀察,也有幸能與同事們分享了今年甫獲得 PR Awards 殊榮的專案學習,互相砥礪。
造訪吉隆坡期間,適逢台灣農曆七月,一般來說是連去海邊都會「毛毛的」的季節,我卻在這個月去了一趟當地的「鬼屋」。
今年夏天,吉隆坡辦公室的 HAMoment 安排的正是「鬼屋密室逃脫」,好巧不巧地主題又剛好是「The Tourist」,身為參與者中唯一一位有「鬼月」習俗文化背景、又是外國人的我,便順理成章地成了這次鬼屋密室逃脫的「主角」,在離開辦公室前的最後一個下午度過了一段「跨界」交流的時光。
上班也能遛狗?在新加坡看見公關的全新面向
造訪完霍夫曼公關最「年輕」的吉隆坡辦公室後,我的下一站便是霍夫曼公關在亞洲最「資深」的團隊之一 —— 新加坡。
若問起台灣人對新加坡的印象,魚尾獅、叻沙、美珍香……可能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不過,「國際化」應會是許多人對於這個國家共通的印象,在公關產業中更是如此。新加坡是許多外媒、區域型的媒體在亞太的據點,也因此,新加坡辦公室在霍夫曼公關亞洲區的各辦公室中,時常扮演跨市場的客戶專案、跨團隊的內部會議等跨國團隊合作總部的角色。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加坡團隊經手過了許多跨產業、跨市場的提案經驗,讓團隊沉澱出了一套屬於霍夫曼公關的提案邏輯。我有幸在造訪新加坡辦公室的期間,參與了一份雇主品牌提案的討論過程,從一個外國人的角度提供對於當地求職者的觀察,也從新加坡辦公室成員們「Brainstorming 做為一種專業」的展現,以及如何在產出創意同時、又能激發彼此想法的過程中,看見了做為公關產業從業人員的更多面向。
說到工作中的不同面向,大概很少有人曾經想過,「遛狗」竟然也能成為工作中的一部分。而這件事,還真的在新加坡發生了。
霍夫曼公關新加坡團隊的其中一個客戶是當地的輔助犬協會,希望在當地相對於嚴謹的法規與複雜的文化背景下,協助提高民眾及政府對於輔助犬權益的認知。在我造訪新加坡期間,正巧遇到了協會號召超過數百名民眾,一同帶著自家的狗狗在新加坡最知名的濱海灣散步的活動,也因此很幸運地能與當地同事(及狗),一起度過了個美妙的傍晚。
在新加坡期間,最難忘的便是來自同事們的熱情招待,儘管許多新加坡同事知道我剛從吉隆坡來後,總是自嘲新加坡的食物沒辦法比,但仍然帶著我四處吃遍了各個 Hawker Centre。同事們的熱情,在我在當地不幸中標 A 型流感臥病在床的三天期間,更是感受深刻。除了如魚皮洋芋片般飛來(畢竟新加坡不下雪)的問候外,同事們不僅為高燒中的我叫了外送,甚至還親送了果汁與水果,讓獨在異鄉的我,深切地感受到不下於 8 月新加坡氣溫的溫暖。
「所以,你『搭』了什麼橋?」回到最初的提問,「搭橋」的過程,對我來說既是挑戰,也是一段充滿驚喜的旅程。它讓我們在跨越文化差異的同時,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不僅深化了專業能力,還讓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多了一份人情味。從吉隆坡的熱情辣味,到新加坡的國際化風采,這段經歷讓我體會到,「搭橋」不僅僅是一種技能,更是一種心境——跨越疆界,連結世界。正如霍夫曼公關的願景,我們所「搭」的每一座橋,終將成為創造新機會與美好未來的重要基石。
Comments